
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时,发生便秘的概率会高出其他时期,由于状况特殊,许多女性会担心服用药物影响宝宝健康,不得不默默忍耐,难道就没有安全又有效的药物适用于这个阶段缓解便秘吗?当然有!
FDA妊娠期用药分级
之前我们和大家分享过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对妊娠期用药制定了分级,根据药物对母婴的危害水平,将药物分为A、B、C、D和X五个级别:
A级: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,是最安全的。
B级:在动物实验中对动物胎儿没有损害,但是缺乏人类研究。
C级:动物研究证明对动物胎儿有害,但是缺乏人类研究。确认用药利大于弊时可以应用。
D级:对胎儿的危害证据确切,除非用药后有绝对效果,否则不考虑应用。
X级:可使胎儿异常,孕期禁止使用。
有了以上分级知识,在接下来了解药物推荐时,大家可以有个基础的安全性认知。鉴于个体情况差异较大,在使用药物前,可以先咨询医生,以医嘱为准。
02孕产期便秘适用泻药

渗透性泻药是指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,以增加肠道内的水分,从而发挥导泻的作用。
可用:乳果糖
FDA妊娠期安全性分级为B级,不被吸收入血,不影响营养吸收,不影响胎儿发育,不影响哺乳,一般不会引起血糖波动。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,乳果糖同样适用。
正是由于具备这些特性,乳果糖是目前我国应用于治疗孕产期便秘常用的通便药,也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孕产妇便秘。

容积性泻药是指能够增加肠腔容积并促进肠道蠕动,从而达到治疗便秘或促进排便的药物。
可用1:麦麸
以小麦纤维素颗粒为代表,FDA 妊娠期安全性分级为B级。不过这类药起效较慢,仅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。
少数患者服用后会出现腹胀和腹鸣,但一般很快会消失;具有肠梗阻的患者不宜使用。
可用2:欧车前
FDA 妊娠期安全性分级为B级,在临床上更多用于便秘、腹泻、肠易激综合征、糖尿病、儿童青少年肥胖、高胆固醇血症、结肠癌及炎症性肠道疾病等。
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、纳差(食量减少)等不适;此外,服用欧车前尚需注意,其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以及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。

润滑类泻药
润滑类泻药主要是润滑肠壁,软化大便,帮助大便排出体外。
可适量用:多库酯钠
在FDA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,在妊娠期可短期使用,多库酯钠可通过胆汁吸收并排泄,可能会在乳汁中分泌,哺乳期使用时需谨慎,且不能长期使用。
不良反应主要有胃痉挛、恶心、腹泻。
点击图片放大查看
03中医治疗孕产期便秘
中医看来,女性孕产期属于特殊生理期,尤其是在孕期时,机体气血运行和津液分布要保证胎儿生长发育,所以气血津液下聚胞宫,容易呈现出血瘀、气滞、肠燥津亏的状态。如果女性本身就有气虚或血虚,就更容易发生便秘了。有的孕产妇还喜欢大量进补、静养少动,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被打乱,更易出现便秘。
中医认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肠,其次在脾、胃,与肺、肝、肾均相关,系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所致。因此在治疗便秘时,也要调理其他脏器疾病。
中医常把便秘的主要原因划分为以下几种:胃肠积热(热秘);气机郁滞(气秘);气血阴亏(气虚秘、血虚秘);阳虚寒(冷秘)。虽然表现通常均是排便不畅、大便次数减少,但由于原因不同,因此中医治疗便秘须遵循症一证异,辨证论治,比如:热秘治疗原则是泻热导滞、润肠通便;气秘治疗原则是顺气导滞;虚秘则需行气健脾,消食化积、养血润肠;冷秘治疗则应温里散寒、通便止痛……
不同于西医常以单药治疗,中医给药通常是辩证后以方药为主。除了食药外,还常结合中医外治疗法,比如推拿、耳穴压豆、穴位敷贴等手段,以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04非药物治疗
1改变膳食习惯
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,推荐每摄人膳食纤维25~35g,每日饮水至少1.5~2.0L。
2适度运动
很多孕妇会担心运动对胎儿不利,而实际上,适度的运动不仅对胎儿无害,而且对于孕妇减少便秘症状是非常有益的。(特殊护理要求的孕产妇例外,请遵医嘱。)
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
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,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,排便时集中注意力,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。
以上文章谨代表本人现在认可观点
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

<往期回顾 · 点击图片跳转>

